当前位置:首页 > 专栏 > 正文
369.jpg 333.png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2014年10月22日,白天将不能搁下的事情一处理完,立马就赶过去坐和谐号,尽管如何地将时间挤前,去到演出现场,Slava Ganelin 已经在台上独奏有近十分钟了。在入口处碰上了主办者涂飞,他劈头就责备我这么伟大的演出竟然这么迟才到。但是我没有告诉他,如果我要是没回广州,一整天的在那里等候的话,那么我可能会是变得更可耻,个中缘由也没有必要阐述,反正就是关于亲人健康的事情。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1张

(Slava Ganelin,炙蓝摄)

22号那天并不是我第一天过去深圳 OCT-LOFT 爵士音乐节,记得第一天过去是10号,那天是丰住芳三郎和夏秋文彦的演出。作为爵士音乐节实况纪录导演的郑宇,正在B10会场前忙着布置他的爵士摄影展,就在进入演出会场通道的一面墙上弄了个爵士摄影展。扔下了包我就跟他一起忙着将相片安装进相框里,虽然手脚笨拙,但我依然像个粉丝一样厚颜地向他提出送我其中一张作品并附上签名的要求。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在青旅碰上了冷爵爷李奇,他是被郑宇鼓动而来的,任务是要担任 Leo 唱片公司老板 Leo Feigin 的翻译,一个还满面书卷气的小青年,于是,一个老屌丝和一个小屌丝一起在青旅大厅里喝了几瓶青岛啤酒后各自回房睡觉等晚上的演出。在我住的青旅房间,换过好些人,最后一个房友是专程由北京过来看 OCT-LOFT 爵士音乐节。这些人都和我一样被这个爵士音乐节迷倒了,虽然我形容那里会是像乌托邦一样的存在,有些人觉得我过了夸张了,但是我和好些爵友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2张

(丰住芳三郎,炙蓝摄)

无论是年轻好玩的 Vialka(参演的法国乐队),还是静雅的夏秋文彦,睿智的坂田明,大部分参加爵士节的艺术家们,都会在正式演出之前或之后到旧天堂书店里玩,而我所说的这个玩,更重要的意思是他们会在那里再即兴地自由地,以兴致为出发点的来演奏。我们几个爵友曾幻想坂田明演完未走,而 Ganelin Tiro 又刚到的天赐良机,如果在旧天堂书店里上演一场欧亚大战那该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包括主办者滕婓和涂飞也是百般希望造就这场梦幻的战火。

结果,那天晚上身在广州的我只是接收到俄罗斯单方面在旧天堂书店燃点的火花,原因是白天主办方的热情款待让坂田桑晚上一回到酒店就累睡了过去。虽然,看着微信群里激扬的东欧烟火现场播报,心痒得恨不得将手机摔去珠江河,但也一样为未能完梦欧亚大战而阵阵惋惜。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3张

(邓博宇与李星,炙蓝摄)

在20号那天晚上,原本是以为坂田明在B10舞台上能量爆炸过后,消耗的体力没有那么快能恢复,不会再在旧天堂里玩的了,毕竟都到这个年纪了。可是,当他在沙发上听到邓博宇(鼓)和李星(吉他)在书店舞台上玩得起劲时,挑起了他的劲头,当他站起身要挂上他的萨克斯时,在书店里喝酒喝咖啡的甚至是专门等待这一刻的朋友们都激动的欢呼了起来。后来,跟他合作的意大利钢琴手 Giovanni Di Domenico 也上场了,再后来,之前演出过的舞蹈艺术家(同时也是音乐家)Steven Buchanan 也拿了他的萨克斯上场来。

怎么说呢,Steven 的加入就显得有些牵强了,在开始听得带劲的爵友兴奋的听感也随之退去不少,但是,在旧天堂里,是自愿的自由的时间,艺术家们并没有被要求被限制,甚至艺术家们如果是要鼓捣到天亮,也不会被拒绝的。这也是那里为什么那么吸引艺术家们的地方吧,我相信同样的乐队阵容,在不同的地方所表达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哪怕是演奏同样的曲目。也就是在这样的气氛前题下,B10现场加旧天堂书店两点的连线,串连着那里的人对音乐的虔诚对音乐家的尊重,让我仿佛知道了乌托邦的况味。其实参加这个爵士乐节的大部分音乐家也有在广州演出的安排,却宁愿奔波去深圳,因为我始终认为音乐家的状态会因为演出的环境有状态上的区别。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4张

(坂田明与钢琴手Giovanni Di Domenico,炙蓝摄)

Slava Ganelin 说了来到中国大陆后的短暂接触里似乎有了些什么想法,而这些想法也构成了22号那晚演出的特别之处。坦白说,曾也听过一些俄罗斯铁幕时期的新爵士,在听感来说固然是有些奇幻的体验,不论是泰斗 Ganelin Trio 还是神经刀 Sergey Kuryokhin 还是其他那个时期音乐家的作品,留下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大胆而怪诞,夸张得有些近实验戏剧的表演味道。所以,他们的演出我并没有像当年朝拜 Misha Mengelberg 或者 Peter Brotzmann 那样的提着一颗虔诚的心而去。

Slava Ganelin 在钢琴的旁边放着一套鼓,在钢琴的上面还放有一个电子琴,他的“一个人的交响乐团”就是这三样乐器构成,哦,还要加上一个儿童手摇鼓。他的身材并不魁梧,但我通过相机的取景窗看到他的背景却是那样的伟岸。当时他演奏的音乐虽然还是历历在耳,但是真词穷不知怎么表达,或者就说是诗章的前奏吧。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5张

(Slava Ganelin 的伟岸,炙蓝摄)

在他独奏完“交响曲”过后是 Alexey Kruglov 和 Oleg Yudanov 的二重奏,同样,分析他们技术描述他们功力都觉得这是会让他们跌份的,尽管从没有迹象表明,独奏、二重奏、三重奏,这三段是有必然联系的,但是,二重奏里不管是 Alexey Kruglov 同时演奏两支萨克斯还是 Oleg Yudanov 提着个中式铜锣站在舞台中央敲打,在今天我依然认为他们不是在飚技也不是在表现自我,而是在为之后三重奏铺垫乐章。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6张

(Alexey Kruglov,炙蓝摄)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7张

(Oleg Yudanov,炙蓝摄)

爵士乐手每次的演出都是不一样的,他们会有既定的曲目,然后依据曲子提供的框架来即兴创作,或者结果很可能会变得面目全非,但这也正是爵士乐的魅力所在。可是,Ganelin Trio 他们从来不这么样,更不会去演奏爵士乐里现成的曲目,他们只是会带着一个共同的概想上舞台,演奏没有任何枷锁和预设。

其实 Ganelin Trio 并不能说是定义上的爵士乐,他们是用爵士乐的乐器去把爵士乐给革命了,在他们所演奏过的音乐里已经看不出传统爵士乐的痕迹,留存的却是爵士乐的精神。也不知怎么去形容当晚他们三位一起重回到舞台演奏那42分钟的乐章,当在 Slava Ganelin 用鼓棒敲下结束的定音宣告史诗的完结后,我似乎短暂的没有了听觉没有了视觉,恢复过来就看到在舞台上一直抬着摄像机在给演出录像的郑宇扔下那台笨机器,狠狠的环抱 Slava Ganelin 去,距离虽然有些远,但是我能清楚看到他眼眶的湿润。

散场之后,我也狠狠地把郑宇拥抱了,但是我们都说不出话,只有通过拥抱共享彼此的心情,同样都是情绪被 Ganelin Tiro 他们的史诗灼得久久不能恢复回现实。

只是纪念曾在现场  第8张

(邓博宇和 Steven Buchanan 在旧天堂,炙蓝摄)

于是,我们都一直热切的期待这次现场能出唱片。但是,并不是妄想这套唱片能重现当时现场,再好的录音再好的音响器材,都是无法还原正真的现场。Leo Feigin 也说了在整个 Leo Record 目录里这次是最好的一次现场录音,而涂飞为了这次录音启用了三套录音器材同时进行录音,只是为了能安全将整个过程录音下来。收到唱片的当晚我把所有的事情都放置了来听这套唱片,唱片如预期的一样再震撼了我,而这张唱片对我的意义更大的是纪念我曾亲历过这场伟大的演出。

0
369.jpg 333.png
369.jpg 333.png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